毛毛虫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免税。

这是刘弘在现有条件下,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了——凡戎边战士,免除农税!

后世科举制度下,万千士子寒窗苦读数十载,难道每个人都是冲着出入庙堂,位居高位?

并不尽然。

科举制度巅峰时期,每次科考参与人数几近数十万,有几人能最终步入朝堂?

事实上,科举制度最大的吸引力,还是在于免税——凡举人及第,名下田亩统统免税!

这就使得,参与考举的士子们才走到举人一步,入仕做官八字还没一撇,就有无数乡邻心甘情愿的奉上土地,请求这位举人将自家土地挂在名下,以免除农税。

而这种情况,显然是刘弘不愿意看见的——正是庞大无比,并以每三年数千人增长的‘免税阶级’,才使得后世国家财政收入越来越低,对地方掌控力度越来越弱;无奈之下,只能把供养国家的担子,压在本就穷苦贫弱的百姓身上。

所以,刘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所有在长城一线戎边的士卒,都可以免除一百亩地的田税。

一百亩地,正是高皇帝刘邦给天下百姓发土地的标准;现在过去不过二十年,绝大多数人家的田亩都是一百亩。

一百亩的免税标准,基本上可以保证惠及绝大多数底层士卒的同时,避免出现‘范进中举’中,百姓争相献上土地,地方豪强挖国家墙角的状况。

需要一提的是,此时的农税,并不是按固定的每年每亩缴多少粮食,而是非常科学的按照收成百分比上缴——十五税一。

每到临近秋收的时候,地方县衙就会派出缴税官:游缴,带着无秩小吏和称量工具,死死守在田边。

此时百姓的耕作,也普遍严格遵照节气,什么时候灌水,什么时候收获,都是根据专门的‘望天人’估算时节;多数情况下,一个县乃至于一个郡的秋收,都会在同一天。

到了秋收日,百姓用镰刀收获粮食时,游缴带来的小吏都会瞪大眼睛,紧盯着百姓将还散发着秸秆气息的作物送到田边,称重缴税。

无论最后的收成是多少,游缴都会将收成的十五分之一分出来,作为农税。

简单透明,即便收税官在称量工具上动手脚,百姓也能大概目测出,游缴取走的部分,究竟是不是自家土地收获的十五分之一。

也就是说,某人名下的一百亩田产量是三百石,那就缴税二十石;收成六百石,农税就是四十石。

这种类似‘绩效’的按百分比纳税的方式,使得地方官对治下百姓的土地收成也十分关心——对地方官而言,税收,那就是政绩啊!

收上来更多的税,就意味着治下土地的收成好,不要脸一点的地方官,也可以吹一句‘民安居乐业,暖衣饱食,无有饿殍’。

除此之外,更高的税收,也会使得官衙的经费更加宽裕。

——此时,地方属衙的运营经费,并不是由中央拨款下发,而是地方自己从秋天收上来的农税扣留,将剩下的部分运到长安,上缴国库。

至于截流标准,按照刘邦所制定的‘量入为出’,通俗来说,就是根据收入,调整政府开支。

如果税收多,那地方官府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的多截留一些,用于第二年给官员发放福利、维护道路,乃至于开渠引水,提高粮食产量等等。

税收少,那地方官自然没有底气多截留,第二年只能勒紧裤腰带,吃饭都不敢带油水;至于造路开渠,逢年过节给治下官吏发个红包什么的,更是想都别想。

十五税一,大约百分之六七的税率,对封建时代而言并不算太高;但实际状况是,历史上文帝将农税税率从‘十五税一’减半,改为‘三十税一’,刘恒在百姓眼里就成在世圣人了!

从百分之7降低到百分之3.5,看上去并不多,真的值得百姓如此感恩戴德,甚至到了武帝晚年,都还记得刘恒的好,从而愿意被猪爷一纸罪己诏收回民心?

若是了解此时百姓的生活状况,就可以发现:刘恒所做的一切,确实值得被百姓称一句‘圣人在世’。

开国初,刘邦给天下每一户人家,都各发了一百亩地;而如今主要作物——粟米的亩产,普遍在三石左右。

如此算来,一户百姓劳作一年所得的收获,就是三百石粟米。

至于支出,即便不考虑特殊状况,按照此时普遍存在的‘一夫五口治百田’的家庭组成,每家五口人计算,一年的口粮,就要用去一百二十石。

看上去,百姓手上还剩下一百八十石;但实际状况,却并没有这么乐观。

即便不考虑柴米油盐、穿衣用度等支出,光是粮价的浮动,就足以让百姓泪流满脸——秋收之后,田里种出来的粮食,是要卖出去的!

而市场上顿时涌入大批粮食,自然会使得粮价暴跌;但无力储存粮食的百姓依旧只能认命,以远低于平时的价格,将粮食贱卖给粮商。

等百姓家里留的粮食吃完了,再去买米的时候,粮食可就不是卖出时的价格了——夸张一点的时节,粮价甚至会比秋收后,百姓卖出的价格贵一倍!

如果遇上今年这样,时局动荡,兵荒马乱的时节,就很容易出现农民吃不起自己播种、自己收获,卖给粮商的粟米这种状况。

这就是封建时代,百姓最无奈的事:谷贱伤农,谷贵害农。

多数情况下,一夫五口百田的理想状况,农户忙活一年,除了勉强填饱肚子外,最后剩下的钱,很可能给家中妻儿换身新衣都不够用。

这种时候,原本给官府交上去的二十石粮,突然退回来了十石,是种什么体验?

尤其是这十石粮食退回的时间点,恰好是春末夏初,青黄不接的时候?

——就冲这,刘恒在历史上被百姓捏出塑像,早晚跪拜,丝毫不为过!

而刘弘免除边防战士农税的考虑,便出自于此。

每一家免除一百亩土地的田税,按亩产三石,十五税一算,也就是二十石;二十万戎边部队,共计四百万石粮。

免除的这部分农税,已经很接近边防部队一年的粮食消耗量——五百万石了。

但刘弘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究竟要怎么操作,才能在通过免税,解决边防部队军粮欠缺问题的前提下,让边防战士感受到来自天子的关心?

——这边免税,那边停发军粮这种事,刘弘是干不出来的。

刘弘地目的,是想通过免除边防战士家中的农税,降低边防战士对‘军粮发放不足’的不满。

诚然,仅仅让边防部队的不满降低,并不能改变边防战士饿肚子的问题;但刘弘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喜欢少帝成长计划请大家收藏:(www.mmcwx.com)少帝成长计划毛毛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毛毛虫文学推荐阅读: 逍遥小相公我的谍战生涯大唐之最强驸马我的谍战岁月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大晋匪王老子就是要当皇帝铁马江山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大秦,开局始皇帝求我当太子!崛起美洲1620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强皇帝:开局三张刮刮卡魏虎将廷尉他又出洋相了真不是软饭皇帝啊执手江山大唐:我被长乐公主曝光了兵锋之巅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明翊变明佣兵的战争穿越直播:挑战一统三国贞观家教有点躁大秦:开局奉命侍绝美太后亮剑之独立大队大汉神医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国破山河在主公我不想加班我在古代建工业大唐之最强酒楼三国之上将邢道荣世子的崛起李治你别怂明朝大官人乌合之众我在南宋能网购盛唐烟云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史上第一跨国集团我在大唐开药铺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有支军队叫北洋大夏植树人大唐农王昭周穿越1480之新世界乱世小王爷
毛毛虫文学搜藏榜: 特种兵之利刃最强特种兵之龙王抗战之绝地玩家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三国之开局程远志南明汹涌猎击三国医入白蛇杏春满斜风谍殇之山河破碎抗战之杀手传奇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魏虎大唐驸马爷回到明朝做千户阳光大宋铁十字烈火大隋:我的爷爷是隋炀帝?大秦,开局始皇帝求我当太子!大宋权相三国之无上至尊回到大秦做皇帝罗马的涅槃重生之最强废帝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盖世唐皇大唐:开局一座游乐园,震惊世界人在三国:开局杀敌爆奖励!仙宋大明土豪一号狂兵血海钓夔特工之回到清朝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特种兵:荒野求生之刺激战场大秦:开局奉命侍绝美太后亮剑世界团长的弟弟特种兵从亮剑开始战国之天下纵横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穿越之掉崇祯面前邪龙狂兵我的大明新帝国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大楚帝军三国之王者无双抗战之兵临城下惊雷争隋
毛毛虫文学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大宋西门笔记我就是要做皇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极品皇帝奉天承运盗宋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猎日神刀三国之天下霸业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明末资本家大唐全才杀手特种兵血帅铁血骠骑边戎开国功贼抗日之兵王纵横吕氏皇朝江山如此多骄大宋极品国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宋起波斯湾大周权相超级大独裁者抗日之横扫天下斜风抗战之杀手传奇阳光大宋特工之回到清朝三国之老师在此大宋首席御医明末火器称王权柄大明明末行大唐盗帅永历大帝日耳曼全面战争备中的伊达独眼龙一世吉祥重生之我是阿斗浴血抗战张辽新传穿越之纵横大唐